为进一步加强对黑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“头雁”项目培育对象的支持和帮扶力度,真正形成“头雁引领、雁阵齐飞”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动效应,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,8月28日—31日,我院“头雁”项目导师团队深入到鸡西市、七台河市、双鸭山市,通过走访、参观、座谈、研讨等形式,以面对面、点对点、一对一对的方式,对学员实施项目进行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。
8月28日下午,导师团队与我院鸡西“头雁”学员张宝海、张华、苏保卫、姜云良、闫允勇一起来到张宝海的振方东北黑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。该社是“省级优秀示范社”,张宝海被授予2023年“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”。他一直致力于发展新型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建设,以乡村庭院为背景扩大产业发展,积极带动身边百姓就业增收。通过实地考察,导师对振方东北黑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与高度评价,肯定了张宝海用所学知识和理念,带动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,并对企业下步规划发展,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。
导师团队在振方东北黑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指导
8月29日上午,导师团队走访指导的第二站是鸡西“头雁”学员夏永强的黑龙江省森之源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。公司是省内重点龙头企业,建有集爱国主义教育、科普、红色旅游、地域文化、企业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、公益性博物馆,总面积为1500㎡,馆藏藏品3000余件,现已被列为省级科普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是虎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、民营博物馆,也是虎林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。为更好发挥利用博物馆的优势,在导师团队的建议下,我院与黑龙江省森之源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《“头雁”项目实训基地协议书》,在未来“头雁”项目培训过程中,利用该基地对学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。导师指出,要充分利用基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、中华民族、中华文化、中国共产党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。
导师团队在黑龙江省森之源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实地指导
8月29日下午,导师团队走访指导的第三站是鸡西“头雁”学员陆福仁的阿之麦水稻专业合作社。合作社以“适度经营,合作共赢”为理念,以现代农业、生物农业、科技农业、绿色农业、质量农业、品牌农业为发展方向,高品优价做“东北道”生态品牌农业,带动一批科学种植能手和技术型新农民。导师团队就合作社打造的“鱼菜共生”大棚建设进行深入讨论,为学员解决运营中出现的问题,实现头雁领航带动一方的模范带头作用。
导师团队在阿之麦水稻专业合作社大棚实地指导
8月30日上午,导师团队走访指导的第四站是七台河“头雁”学员董德虎的金大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。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,入社社员达134户,建有储粮仓48000立方米,储粮能力20000吨。导师团队指出,“头雁”项目培育学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,土地托管越来越深入人心,合作社发展未来可期。同时还就新学员生源遴选、培育模式、长效帮扶机制等问题同市、县农业农村局领导进行交流。导师表示,我院高度重视“头雁”项目,将该项目纳入学院参与乡村振兴重点工作,将对发展势头好、有发展潜力的学员,在科研项目实施、实验基地建设、人才培养、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。
导师团队在金大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观摩指导、座谈交流
8月31日上午,导师团队走访指导的最后一站是双鸭山市“头雁”学员郑丽的北方甄选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。郑丽连续多年被评为5A级优质经销商。去年她还带领女社员发展壮大菜园经济,利用闲置的水稻育秧大棚,种植生物有机肥的油豆角、黄金钩、圆葱、香瓜等40栋,让“闲置棚”变成了“生金棚”,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再就业促增收。导师团队建议,企业在今后发展中,要增加电商及直播等营销手段扩充销售渠道,学院将在技术上给予积极支持。
导师团队在北方甄选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指导、座谈交流
本次我院导师团队赴学员产业基地指导工作得到三地市、县、区农业农村局的高度重视,鸡西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霞、人事科科长孟昭玉、城子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田锦龙;七台河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郭玉晴;双鸭山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四级主任科员李娇娇,友谊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兴永等领导亲临一线带队指导。
“头雁”项目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布局,通过我院教育资源平台以及导师们一对一的指导,相信学员们一定会奋勇向前形成雁阵,带领更多新农人投入乡村振兴,聚力农业产业发展,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。